为适应工程对土工格栅性能的需求,拓展土工格栅的功能和应用范围,基于相关技术的发展和生产设备的更新,会员单位进行了深入研发并申报专利。为了促进土工格栅技术推广与应用,增进技术人员对土工格栅产品的认识,加强沟通交流,中国土工合成材料工程协会秘书处继续收集整理了2024年1月份协会会员单位授权的土工格栅相关专利,如有遗漏,请及时向秘书处反馈,以便整理汇总。
发明专利
1 发明专利名称:一种土工格栅处置拓宽路基加筋效果的试验装置及方法
申请号:CN201810291273.4 公开号:CN108343101B 授权公告日:2024.01.12 专利权人:山东大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工格栅处置拓宽路基加筋效果的试验装置及方法,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没有涉及到拓宽路基中土工格栅应用与否影响到拓宽路基沉降量的问题,具有得出沉降过程中不同层位土压力分布规律的有益效果,其方案如下:一种土工格栅处置拓宽路基加筋效果的试验装置,包括模型架,模型架内设置用于模拟旧路基的固定板,模型架内固定板一侧设置用于模拟拓宽路基的可移动板,可移动板相对于固定板转动设置,模型架内在固定板与可移动板表面设置后填土,后填土内能够设置土工格栅,后填土内布设若干土压力计。 ![]()
图1
![]() 图2 ![]() 图3 ![]() 图4 ![]() 图5 ![]() 图6 图1为本发明土工格栅处置拓宽路基加筋试验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土工格栅处置拓宽路基加筋试验装置底板转动时的正视图; 图3为本发明土工格栅处置拓宽路基加筋试验装置底板平动时的正视图; 图4为本发明土工格栅处置拓宽路基加筋试验装置的侧视图; 图5为本发明土工格栅处置拓宽路基加筋试验装置的俯视图; 图6为土压力监测俯视图; 图例说明: 1底座支架,2横梁,3竖梁,4固定板,5可移动板,6分隔板,7-1后侧 挡板,7-2前侧玻璃挡板,8-1右侧挡板,8-2左侧挡板,9千斤顶,10支架, 11折页,12土压力盒,13百分表。 2 发明专利名称:具有改善的土工相互作用的水平机械稳定土工格栅 申请号:CN202180010012.0 公开号:CN115515772B 授权公告日:2024.01.16 专利权人:坦萨国际公司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改善土工环境内的基材相互作用的土工格栅系统的各方面。在一方面,土工格栅系统的特征有助于捕集和限制集料和土壤。在一方面,土工环境构造成具有水平多层机械稳定土工格栅。在所述方面,土工格栅用聚合物材料和可压缩多孔层来挤出。在所述方面,水平多层机械稳定土工格栅包括聚合物材料的盖或芯,或者还包括配置至聚合物材料的至少一个可压缩多孔层。此外,水平多层机械稳定土工格栅构造成具有图案化不连续部和多个强轴的三角形或三轴几何形状。所述构造增加了土壤和集料的捕集,同时减少了聚合物的使用。 ![]()
图1A
![]() 图1B现有技术 ![]() 图1C ![]() 图1D现有技术 ![]() 图2A ![]() 图2B ![]() 图2C现有技术 ![]() 图2D现有技术 ![]() 图3A ![]() 图3B现有技术 ![]() 图4A ![]() 图4B现有技术 ![]() 图5 ![]() 图6 ![]() 图7 ![]() 图8 ![]() 图9 ![]() 图10 ![]() 图11 ![]() 图12 ![]() 图13 ![]() 图14A ![]() 图14B ![]() 图14C ![]() 图15 ![]() 图16A现有技术 ![]() 图16B ![]() 图16C ![]() 图17A现有技术 ![]() 图17B ![]() 图17C ![]() 图17D ![]() 图18A ![]() 图18B ![]() 图19A ![]() 图19B ![]() 图19C ![]() 图20 ![]() 图21A ![]() 图21B ![]() 图22 ![]() 图23A ![]() 图23B ![]() 图24A ![]() 图24B ![]() 图25A ![]() 图25B ![]() 图26
图1A示出了具有图案化不连续部和多个强轴的水平机械稳定土工格栅的示例;
图1B示出了不具有图案化不连续部或多个强轴的三轴土工格栅的示例(现有技术); 图1C示出了具有图案化不连续部的矩形几何土工格栅的示例; 图1D示出了不具有图案化不连续部的矩形几何结构、双轴土工格栅的示例 (现有技术); 图2A是说明对具有带图案化不连续部的多个强轴的三角形或三轴土工格栅中进行刷扫细集料的测试的示例的图表; 图2B是说明对具有图案化不连续部和多个强轴的三角形或三轴土工格栅的细集料刷扫测试的结果的示例; 图2C是说明在不具有图案化不连续部或多个强轴的三角形或三轴土工格栅中进行刷扫细集料的测试的示例的图表; 图2D是说明对不具有图案化不连续部以及不具有多个强轴的三角形或三轴土工格栅的细集料刷扫测试的结果的示例; 图3A示出了具有图案化不连续部和多个强轴的三角形或三轴土工格栅的限制元件,包括肋和节点的示例; 图3B示出了不具有多个强轴的三角形或三轴土工格栅的限制元件,包括肋和节点的示例(现有技术); 图4A示出了包括图案化不连续部和多个强轴的三角形或三轴土工格栅图案的示例性力矢量; 图4B示出了不包括图案化不连续部或多个强轴的三角形或三轴土工格栅图案的力矢量的示例(现有技术); 图5和图6示出了从具有图案化不连续部和多个强轴的三角形或三轴土工格栅以及不具有图案化不连续部的三角形或三轴土工格栅得到的、沿着各种肋和节点的高宽比的示例; 图7是说明单层与共挤出的三角形或三轴土工格栅在经历10,000次运输通过时的比较的图表,描绘了材料共挤出的益处; 图8是说明单层与共挤出的三角形或三轴土工格栅在经历10,000次运输通过时的比较的图表,描述了共挤出不总是有益处,即材料性质和几何结构两者组合起到重要作用; 图9示出了肋高宽比的示例性比较,描绘了当具有图案化不连续部和多个强轴的三角形或三轴土工格栅和不具有不连续部和不具有多个强轴的三轴土工格栅经历10,000次运输通过时,它们的回弹减小。 图10示出了当具有图案化不连续部和多个强轴的三角形或三轴土工格栅和不具有不连续部和不具有多个强轴的三轴土工格栅在经历10,000次运输通过时,几何形状对各土工格栅的肋高宽比和表面变形之间的关系的影响的示例性比较; 图11是示出具有图案化不连续部和多个强轴的三角形或三轴土工格栅的类似几何形状的示例性运输性能的图表,其中具有可压缩盖多孔层的实施例与具有可压缩芯多孔层的实施例的测试进行对比,描绘了可压缩盖层具有更好的性能; 图12是说明可压缩层位置和肋高宽比的影响的示例的图表,该图表涉及具有图案化不连续部和多个强轴以及具有可压缩盖多孔层和可压缩芯多孔层的三角形或三轴土工格栅的几何形状中的表面变形; 图13是示出了三角形或三轴土工格栅的优化几何形状的益处的图表,其相比于现有技术的高高宽比和不具有图案化不连续部的不可压缩的盖多孔层三角形或三轴土工格栅,增加有图案化不连续部和多个强轴,以及增加有可坍塌盖; 图14A是说明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具有多个强轴和图案化不连续部以及可压缩多孔层的三角形或三轴几何结构的改进示例的图表,其表示在压缩测试中观察到的若干土工格栅性能改进; 图14B是说明对于具有多个强轴和图案化不连续部的三角形或三轴几何形状的示例,以及现有技术的土工格栅的示例,利用图14中的测试的、在125N力下以mm为单位的可压缩性的示例; 图14C是用于确定图14A至图14B中的可压缩性的示例性测试的图示; 图15是说明具有经设计的图案化不连续部和多个强轴的三角形或三轴几何结构的示例性实施例与不具有图案化不连续部或多个强轴的三角形或三轴几何结构的控制的对比的图表; 图16A 是不具有图案化不连续部或多个强轴的示例性聚合物三角形或三轴土工格栅(现有技术)的图示; 图16B 至图16C示出了具有多个强轴和经设计的图案化不连续部的三角形或三轴土工格栅的示例,在该示例中,聚合物材料位于可压缩多孔层的顶部和底部,可压缩多孔层在此称为可压缩多孔芯或可压缩芯,并且在图16C的图表内示出了几何结构差异; 图17A是示例性聚合物三角形或三轴土工格栅(现有技术)的图示; 图17B示出了具有多个强轴和带可压缩多孔层的经设计的图案化不连续部的三角形或三轴土工格栅的示例,可压缩多孔层在此称为两个聚合物片材之间的可压缩多孔芯; 图17C示出了具有多个强轴和带可压缩多孔层的经设计的图案化不连续部的三角形或三轴土工格栅的示例,可压缩多孔层在此称为两个聚合物片材之间的可压缩多孔芯,其中描绘了相比于节点高宽比的肋高宽比; 图17D示出了具有多个强轴和带可压缩多孔层的经设计的图案化不连续部的三角形或三轴土工格栅的示例,可压缩多孔层在此称为聚合物片材的顶部和底部上的可压缩多孔盖; 图18A示出了在具有多个强轴和带可压缩多孔层的经设计的图案化不连续部的三角形或三轴土工格栅上水平移动的集料载荷的示例; 图18B是示例性聚合物三角形或三轴土工格栅的图示,其描绘了缺少可压缩多孔层,缺少允许集料在肋上移动的“浮动”肋; 图19A至图19C示出了具有多个强轴和带可压缩多孔层的经设计的图案化不连续部的三角形或三轴土工格栅的垂直压缩的示例,可压缩多孔层在此称为可 压缩多孔芯; 图20示出了在具有多个强轴和经设计的图案化不连续部的三角形或三轴土工格栅的可压缩多孔层或可压缩多孔芯的垂直压缩(如图19A-C所示)下产生的空 隙的示例; 图21A示出了在三角形或三轴土工格栅的截面中包含具有两倍于聚合物材料的表面能的添加剂的可压缩多孔层的增强图像的示例,所述三角形或三轴土工 格栅具有多个强轴和带可压缩多孔层的经设计的图案化不连续部; 图21B示出了在三角形或三轴土工格栅的截面中包含具有与聚合物材料类似的表面能的添加剂的可压缩多孔层的增强图像的示例,所述三角形或三轴土工格栅具有多个强轴和带可压缩多孔层的经设计的图案化不连续部; 图22示出了在具有多个强轴和带可压缩多孔层的经设计的图案化不连续部的三角形或三轴土工格栅的截面中具有添加剂的可压缩多孔层的增强图像的额外示例; 图23A至图23B示出了具有多个强轴和带可压缩多孔层的经设计的图案化不连续部的三角形或三轴土工格栅的肋部分的增强图像的示例,所述可压缩多孔层在此称为拉伸形式(A)和坍塌/压碎形式(B)的可压缩多孔芯; 图24A至图24B示出了聚合物表面和可压缩多孔层表面(例如可压缩多孔盖)之间的比较的微观视图的示例,示出了来自可压缩多孔层的更大的粗糙度; 图25A至图25B示出了对于具有来自可压缩多孔层的高表面能的三角形或三轴几何结构的土工格栅相对于传统聚合物土工格栅的低表面能的接触角对表面 能测量的示例;以及图26示出了用于测量各种土工格栅实施例,特别是硬泡沫和软泡沫的位移的 板载荷测试装置(PLTR;Plate Load Test Rig)的示例。 3 发明专利名称:一种具有负泊松比效应的土工格栅及其制备方法 申请号:CN201810182644.5 公开号:CN108221911B 授权公告日:2024.01.12 专利权人:山东大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负泊松比效应的土工格栅及其制备方法,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筋材易拔出引起加筋土工程失效、筋土结构稳定性较差的问题,能够产生负泊松比效应、提高筋材与填料的相互作用,节点膨胀增大筋土的咬合作用,使得筋土界面的似摩擦系数增加;增大了格栅肋的被动阻抗力,从而增强了高大加筋土结构稳定性;其技术方案为:包括格栅肋和节点套筒,相邻格栅肋通过节点套筒拼接成网状结构;所述格栅肋的两端具有小节点,每四个格栅肋的小节点拼成一个大节点并通过节点套筒固定;外载荷作用时小节点在节点套筒内滑移使节点套筒在厚度方向发生膨胀变形,产生负泊松比结构效应。 ![]()
图1
![]() 图2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例说明: 1-小节点,2-格栅肋,3-节点套筒,4-大节点。 4 发明专利名称:一种具有拉胀效应的土工格栅及其制造方法 申请号:CN201810560763.X 公开号:CN108505528B 授权公告日:2024.01.23 专利权人:山东大学; 山东大学深圳研究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拉胀效应的土工格栅及其制造方法,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筋材拔出而引起的加筋土工程失效的问题,具有形成拉胀效应、提高了筋材与填料的相互作用、有效避免格栅因咬合力减小而从土体中拔出现象的效果;其技术方案为:包括若干拼装单元,每一拼装单元由套壳及夹芯构成,二者具有相互咬合的凸起结构;所述夹芯和套壳分别由首尾衔接的单位体组成,且夹芯单元体的衔接位置与套壳单元体衔接位置交错布置;受拉力后,相互咬合的凸起结构发生相对移动,套壳被内部夹芯撑起,厚度增大,通过凸起结构保证在土体应变范围内始终保持拉胀效应。 ![]()
图1
![]() 图2 ![]() 图3 ![]() 图4 ![]() 图5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拼接单元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二拼接单元主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三拼接单元主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四拼接单元主视图; 图例说明: 1-套壳,2-夹芯。
——摘录自“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
审核:许喜娟 整理、编辑:程凤娟 |
冀公网安备 13010202002736号
冀ICP备17005494号 域名证书